承德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 受益新三板扩容

 据河北省人民政府14日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准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河北省第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承德高新区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现已形成智能化仪器仪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格局,成为承德市最富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承德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后,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重点培育智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同时结合承德新城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承德市未来的金融、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区。 科技部消息称,《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若干意见》部门座谈会近日在科技部举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税务总局等12个部门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对《意见》起草工作做了说明。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国家高新区若干意见》是科技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文中“要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而组织起草的。科技部曾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各有关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的政策需求和修改意见,待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国务院。
  发展状况

  如果回顾过去二十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失为中国经济、科技和工业发展路途上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它们的建立不但培育了大批快速成长的公司,而且还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介绍,截止到今年十月,国家级高新区已经发 展到了88家,在2010年创造了全国11.5%的工业增加值,8%的GDP以及16.8%的出口创汇。

  安信证券表示,现在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成立了高新区,园区概念的快速扩展令到园区自身的效益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益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国家高新区

  自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以来,高新区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园区形式便在中国普及开来。 1995年至2009年,高新区企业的数量及吸纳从业人员数目一直保持稳步增长,企业数量由12980家增至53692家;从业人员数目由99万人增至 810万人。

  现时的高新区产品按照技术领域分类,电子与信息领域排在首位,产品数达到22457种,产值为14694亿元。其余前五位依次 为光机电一体化领域11797种,产值7443亿元;生物技术领域5920种,产值3937亿元;新材料领域5774种,产值6003亿元;新能源及高效 节能技术2355种,产值3839亿元。

  “新三板”扩园将成行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在新三板信息披露平台看到,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上海、天津、武汉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的备案文件,已于昨日通过中国证券业 协会备案确认。这6家公司昨日发布公告,将于9月7日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这意味着这6家公司将成为新三板扩容后首批挂牌的中关村之外的公司。

  这 6家企业分别是天津久日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证券推荐)、天津锐新昌轻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证券推荐)、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 券推荐)、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推荐)、武汉国电武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000783)推荐)、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部 证券推荐)。

  8月3日,证监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等三个国家级高新区。

  业内人士说,由于“新三板”扩园是在原规则体系下进行,其融资功能也属于小额定向融资,无论对现有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而言,还是对二级市场而言,影响都非常小。同时,扩园将大大提升“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拓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新三板”是什么?

  目前,我国拥有中小企业高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而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家这块面临很多的问题,也就是很多中小企业特别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他根据他的资产质量各方面,他不符合在银行获得资金贷款这么一个条件,而他还是又最缺少资金的,那这个情况实际上就导致了我们民间接待非常的盛行,这个民间接待因为制度各方面缺乏这么一个监管,这里面面临很多的一个风险。 【相关个股】

  张江高科(600895)

  公司依托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房产物业、通讯信息和海外投资四个投资集群。其中,以中芯国际为产业核心、由150余家企业组成的集成电路 产业链群占居国内同行业的半壁江山;软件园批准设立企业近900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软件基地之一;生物医药机构累计达280个,包括跨国公司的研发中 心、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的研发中心、全球制药前20强跨国公司等。公司持有国内自主设计和加工芯片巨头中芯国际5.1亿股股票,成本价仅6200万美元,锁 定期满后将获得巨大的股权投资增值收益。公司提出了“一体两翼产业互动”的新战略,以张江高科技园区特色房产营运为主导,以高科技产业投资和专业化创新服 务提供为两翼的产业互动阶越式发展战略。

  电子城(600658)

  公司原是一家以通信和 IT产业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年5月资产重组,以其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北京电子城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北京市丽水嘉园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整体置换,整项交易完成后和智达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主营业务将由原来的通信变更为园区地产、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2009年12月,公司完成和智达受让兆维集团所持股份和非公开发行股份的登记工作。此次重组,调整了产业结构,资产质量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得到加强。

  高新发展(000628)

  公司以高新区为依托,积极发展金融投资业、贸易业, 是成都高新区的骨干企业。房地产业务“倍特·林郡”项目已结转收入,“倍特·领尚”项目有序推进。制药业务采用多种营销模式,促进药品销售,使“巴沙”销 量有所回升,“易启康”销量出现较大增幅。工业厂房租赁业务运行安全,继续保持较高出租率。公司08年中期房地产业务及期货经纪业务的收入增长,营业利润 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相关个股】

  东湖高新(600133)

  公司是“武汉·中国光谷”的开发业主,从事科技园开发和生物农药产业。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公司的主营业务未来将由科技工业园开发、生物农药投资逐步转为环保 电力建设及营运;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等行业,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行业。公司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工业企业五十强”、“湖北省工业企业 百强”和“AAA资信企业”。

  中关村(000931)

  2007年1月,公司进行了股权重 组和股权分置改革,鹏泰投资、广东粤文、海源控股等三家企业收购了北京住总集团所持中关村科技公司的全部股权,公司从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成功转变为一家由多 种经营成分组成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关于中关村新的发展战略,新股东和管理层已经达成一致,确立了“科技地产”战略方向,即充分利用“中关村”品牌资源、股 东资源和自身资源,致力于科技园和物流园区的开发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建筑施工等业务领域,在“科技地产”新业务领域,公司已经与多个地方城市进行了合作 谈判,并基本达成合作意向。

  海泰发展(600082)

  2007年1月,公司进行了股权重 组和股权分置改革,鹏泰投资、广东粤文、海源控股等三家企业收购了北京住总集团所持中关村科技公司的全部股权,公司从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成功转变为一家由多 种经营成分组成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关于中关村新的发展战略,新股东和管理层已经达成一致,确立了“科技地产”战略方向,即充分利用“中关村”品牌资源、股 东资源和自身资源,致力于科技园和物流园区的开发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建筑施工等业务领域,在“科技地产”新业务领域,公司已经与多个地方城市进行了合作 谈判,并基本达成合作意向。

  苏州高新(600736)

  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同时还 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开发和生产;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工程设计、施工、科技咨询服务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开拓发 展,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7家控股企业、9家参股企业。基础设施经营业是公司重点培育的第二支柱产业。公司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在苏州高 新区业已形成了具有区域独占优势的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热电供应以及保税物流等产业体系,且该部分产业协同发展、业务收入稳定,对公司利润贡献度逐年提 升。近三年来,公司控股的“新港”、“新创”、“永新”三家房地产公司依托本土化优势,不断提升品牌效应,连续多年入围“江苏省房地产综合实力50强企 业”。苏州高新也因此连续多年荣膺“房地产上市公司地产绩优股TOP10”。

  (来源:房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