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阴阳经

第一章   十二地支阴阳生克基础理论 第一节   十二地支阴阳分类在《四柱阴阳经》一书中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从生克角度进行阴阳分类,揭示了干支五行之间生克真谛!十二地支阴阳分类生克原理亦适用于六爻。现把十二地支阴阳分类特录如下:        地    支 阴     亥 子 丑 辰    太阴 阳      巳 午 未 戌   太阳 中性 中阴  申 酉       少阳    中阳 寅 卯       少阴       未 戌       至中  地支阴阳分类生克新解:十二地支阴阳分类法则决定了十二地支生克规律。  

1、同性能够共存,并且有互旺之意,在同性内部出现合时,以合绊论之。  

2、阴阳作用必有损益变化。  详细解说参阅《四柱阴阳经》一书解说。  

坤:1978年正月3日卯时生。    戊午 甲寅 壬寅 癸卯     

大运: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岁: 2   12  22  32  42      

年: 80  90  2000   

分析:日元壬水毫无根气,从弱。  

命局用神:戊 午 甲 寅 卯  

命局忌神:壬 癸  

其测运所占六爻卦:  辛巳 辛卯 己卯 甲戌《雷水解》 《火地晋》财 戌×  子 巳. 官 申..应 财 未.. 子 午.   官 酉. 子 午..  兄 卯.. 财 辰O世 子 巳.. 兄 寅..  财 未..   

分析:日建卯木合住上六财爻戌土,财爻戌土不冲辰,世爻辰土虽受月建、日建之克,但动化子孙巳火回头生。子孙巳火相于月建、日建,三爻子孙午火紧邻世爻生之,世爻仍以旺论。

六爻课局同四柱同息比较:(1)六爻课局湿土辰为忌,同息四柱壬癸以阴性为忌。(2)六爻课局子孙爻巳、午火生世爻为忌,同息四柱午火泄月支寅木起坏作用;同息日元壬水最喜丁火合绊之而无,丁火亦对命局起坏作用。(3)兄弟爻寅木紧邻世爻辰土克之大吉,同息于四柱日支寅木泄日元壬水大吉。现以四柱的大运来代表六爻的运限,运用六爻课局来断流年吉凶。

运限:癸丑,运支丑助起财爻辰土为凶,88年戊辰,岁支辰又助起财爻辰,此年父极不顺。运限:壬子,运支子冲子孙午火本吉,97年丁丑、丑合绊子则不冲午,午火生世为凶。此年母病情严重。

乾:1971年8月30日晚6—7点。辛亥 戊戌 丙子 丁酉      

大运: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岁:  4  14 24  34    

年:  75 85  95 

2005 分析:日元丙通根于戌,月干戊土泄之,坐下子水又克之,身弱!

命局用神:戌 丙 

丁命局忌神:辛 亥 子 酉 戊命主测运所占之课。庚辰 丁亥 乙酉 丙戌 《风火家人》  《风山渐》  兄 卯.    兄 卯.   子 巳.应   子 巳.   财 未..   财 未..   父 亥.    官 申.   财 丑..世  子 午..   兄 卯O   财 辰.. 分析:月建、日建均不帮扶世爻丑土,兄弟卯木得月令生紧邻世爻动而克之,世爻变爻子孙午火在月建、日建毫无气机,生世不起,世爻从弱。

六爻课局与四柱同息比较:(1)六爻课局世爻丑为忌神,初爻卯木动化出之辰亦为忌神,同息于四柱干土戌为用神,忌辰、丑湿土伤之。(2)六爻课局世爻之变爻子孙午火为忌,同息于四柱坐下子水最喜午火冲之,无午火,午即对命局起坏作用。(3)六爻课局卯木动而克世为吉,同息于四柱逢卯年现时,卯与月支戌合,戌内火力增为吉。

断:运限:乙未,运支未冲丑大吉,99年己卯,卯木用神到位,命主财发。 2000年庚辰,课局兄弟爻卯木动化财爻辰土,乃大凶组合,辰年引发此凶组合信息,辰又克运支未为凶,助起财爻丑土亦凶,午月辰丑土最旺,世爻之变爻子孙午火又值月,命主本月损财20万元!第二节 后天八卦浅解辰丑土与未戌土之间关系  辰丑土与未戌土之间不能共存,二者之间作用必有减力变化。现在从后天八卦图角度浅讲一下辰丑土与未戌土之间这种属性。在《八字风水真经》一文中,曾把艮卦纳辰丑,坤卦纳未戌,艮坤在后天八卦方位上乃阴阳对立关系。其它方位:乾巽阴阳对立是金克木;兑震阴阳对立亦是金克木;坎离阴阳对立是水克火。它们在方位上出现阴阳对立均是相克关系。艮坤阴阳对立亦是相克关系,决不存在土气相冲而旺之说。此理在六爻卦中亦是适用的。第三节  浅论卦爻四墓库之说  辰戌丑未乃卦爻四墓库,传统四墓库理论运用,用《四柱阴阳经》一书理论去分析,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其四墓库理论在六爻中运用也是错误的。月建、日建若为辰必有扶助卦中亥子爻之力;月建、日建若为丑,必有生助申酉爻力量;月建、日建若为戌,必有扶助巳、午爻力量;月建、日建若为未,必有耗寅、卯爻的力量。而古论却把亥子爻旺相,见辰论库;亥子衰弱,见辰论墓。其它三墓库之论皆于此雷同。古人对四墓库之论违背了最基本阴阳之理,并且在实践中检验也是不准确的。五行之间只存在阴阳作用生克关系,而不存在其它关系,即同性之间作用,有互旺之意;阴阳作用必有损益变化。五行之间生克变化仅此而矣!其它多论均属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