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快十年内放宽户籍限制

 日前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翟振武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10年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可能放宽户籍限制。

  北京4年前已开始试点"以房管人",实施24年的暂住证今年将退出历史舞台。

  专家建议,北京将产业布局向河北延伸,形成城市带,引导外来人口向这些区域流动。

  "以房管人"·揭秘

  北京朝阳2006年率先在全市试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日前提出,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从2006年5月起,北京市朝阳区率先在全市推行“以房管人”试点,按照要求,房东要对租赁房屋的外来人口负责,既要监督其不违法,同时要负责其安全。

  实施24年暂住证有望退出

  翟振武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中央提出的“三管齐下”的流动人口管理思路,是一个新模式。

  经过24年的历史沿革,北京暂住证有望在2010年退出历史舞台。除北京外,广东、浙江等省市,也开始废止暂住证,实行更容易为人接受的居住证。

  翟振武认为:“‘以证管人’是以前的老办法,以前公安机关在过五一、十一时上大街查暂住证,没有暂住证的可能送回去。现在即便没有暂住证,公安机关也不能这样做了,要依法行政,人人都有迁移权。”

  “以房管人”·解读

  “以房管人”非购房就能落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教授韦智敏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房管人”是把户籍和房产挂钩,房子买在哪个区域,业主就划归哪个区域管理。“以业管人”则是以工作属地管理为主,以工作单位来管人。

  这意味着,“以房管人”并非买房即可落户,而是通过买的房和租的房,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三种管理方法都能够触及到流动人口,各有长短。没有就业,只是居住在北京,那么以“业”很难管人。

  翟振武认为,必须三“管”齐下,并以“以房管人”为主的政策,才能对流动人口进行科学的管理。

  “但总的来说,‘住’是必须解决的,可以没有‘证’,也可以暂时没有工作(业)。但肯定要有房子住,因此‘以房管人’应该是重点。”翟振武说。

  专家观点

  未来10年北京有望放宽户籍限制

  “我觉得户籍改革的要求是越来越迫切,估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还得10年左右,要说这么多人一下变成市民也不现实,所以完成整个户籍改革还得10年左右。”翟振武告诉记者。

  户籍肯定会放开,就这几年,中小城市已经放的越来越松了。以前各个城市都有很多阻力,农民工原来在北京、上海等地打工都受到很多限制。“10年前,流动人口那都是盲流。”翟振武说。

  “现在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农民工享受到的保障越来越多以后,自然就过渡到城市里来了。”他认为。

  北京即将取消暂住证已是户籍改革的一大步,下一步将推行居住证。

  目前已经实施居住证管理办法的城市中,广州、东莞、佛山、太原、珠海明确规定,外来人口持有居住证一定年限,且符合相关规定后,可在当地落户。

  其中规定时限最短的是太原,外来人口需持有居住证5年;时限最长的是深圳,需要10年。

  北京不适宜放开户籍?门槛不能乱设

  部分专家认为,北京人口已经饱和,不适宜放开户籍,因此北京的户籍“门槛”不应该降低,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观点。

  翟振武认为:“应该看是什么样子的门槛,而不应该乱设门槛。”

  “城市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城市的发展既需要能造飞机火箭的高科技知识分子,也需要扫马路的清洁工人,因此,城市门槛并不是有效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措施。”翟振武说。

  “毫无疑问,北京户籍改革会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这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但改革开放也有很有负面的效应,那我们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吧?”翟振武说。

  北京企业多,金融业、服务业发达,就业机会多,这样的大都市人口聚集,是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并不是谁能阻挡的。

  翟振武指出,允许居住证入户的外地城市中,多附有相关条件,比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有固定居所(包括租房)、无犯罪记录等。虽然北京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规定,但可以预测,条件应该更严格。

  北京是否存在“人满为患”?调整产业转移人口

  翟振武认为,北京市“人满为患”的说法是行不通的,解决人口的最好办法是:“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的分布、行业的分布,来引导人口合理的分布。不能让农民来到城里做工十几年,还是得不到城市户口,这是极不合理的。”

  如果产业布局不合理,不升级换代,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岗位,流动人口就会大量涌入。

  如果产业布局合理,升级为以智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集约式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应少了,流动人口也就不会大量涌入。

  翟振武还认为,要改善北京市人口集中或者人口分布问题,要解决老城区人口过分聚集的问题。应该把产业布局向河北延伸,整个经济形成一个城市带。

  许多农民工愿意到大城市,是因为那里的机会多。当中小城市发展起来以后就会有效缓解这种现象,才能形成流动人口相对的均衡分布。

  ■专家介绍———翟振武

  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

  他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课题中“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直接为国家人口战略的重大决策提供学术支持

  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变迁

  1986年1月1日北京市正式开始实施暂住证制度

  1995年7月15日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未取得《暂住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等

  2005年3月25日 暂住证不再成为外地人在北京经商务工的“通行证”。但是,外地人在北京居住要办理暂住证的规定,并没有因此而废止

  2009年12月2日 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开始采集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的信息,取消暂住证启动推广居住证,已纳入2010年的立法调研项目

  ■名词释疑

  “以证管人”通俗地说就是“公安局管户口”,身份证属地在哪儿,户口就在哪儿

  “以房管人”是把户籍和房产挂钩,房子买在哪个区域,业主就划归哪个区域管理

  “以业管人”是以工作属地管理为主,以工作单位来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