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只售不租"停车难 宁波治堵

 说到堵车,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有很多话说。昨天,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卢子跃走进了浙江之声直播室,和广大听众、网民聊“治堵”。一个小时里,热线不断,网络提问也一再被“刷屏”。

  面对麻辣提问,卢子跃始终笑眯眯的,语调平实、态度谦和。每接过一块“板砖”,他都会先微笑着感谢对方,再坦诚回答,有问题说问题,绝不护短。公交优先、停车难,是现场讨论最多的两个议题。
  A

  宁波现状

  对宁波交通初步印象怎样?

  私家车增长速度太快

  公交出行比例太低

  “卢市长,您到宁波工作多久了?”一开场,主持人就这样发问。“再过两天,就满两个月了。”“您对宁波交通状况的初步印象怎样呢?”

  卢子跃略加思索,谈起了自己的体会。

  “车很多,道路、停车位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到上月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33万辆,市区占了60%,平均3个人一辆车。”

  “过江交通压力大,东西走向的早晚高峰期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公交优先体系基础薄弱。现在,小汽车出行比例高达17.9%,公交出行比例仅13.3%,大大低于‘公交都市’40%以上的要求。”

  这时,现场主持人也连线了身在宁波大剧院岗亭旁的记者。对方这样播报:“现在路况比较正常。早上8点我经过这里,望过去,一大片车子都亮着红色刹车尾灯。3公里路程,用了15分钟。高峰期这一路段车流量有7000多辆次,比平时高出了三四倍。”

  治堵几个月怎么没变化?

  之前是在作准备

  大型工程很快会动起来

  “卢市长,阿拉宁波人。在宁波开私家车很慢,乘公交也不快。媒体上都说宁波要治堵,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怎么没有大变化啊?”这位打进热线的市民,用“灵桥牌普通话”提问。

  面对这个“不客气”的提问,卢子跃仍然是笑眯眯的。他耐心地解释道:为期5年的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很多,内容很细,正在推进。变化还是有的,比如沧海路(昌兴街—兴宁路段)断头路已经打通。

  “一些较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杂,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给市民的感觉好像是没有什么大动静。”他承诺,接下来,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束,这些工作会马上动起来。工作推进了,市民能感受到更明显的变化。

  来源: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