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棉二厂老旧厂房变身最美莱锦文化创意新园

京棉二厂老旧厂房

 

京棉二厂老旧厂房

 

京棉二厂老旧厂房

 

京棉二厂老旧厂房

 

京棉二厂老旧厂房

 

莱锦文化创意新园

 

莱锦文化创意新园

 

    老京棉二厂坐落在朝阳路慈云寺桥往东700米路南的地块。在朝阳路上往来的人也许会被华堂商场地段的喧闹吸引,也许会朝新建不久的远洋天地建筑群多看几眼,而夹在其中一片破旧景象的京棉二厂往往成为被忽略的对象。但从今年9月老京棉二厂升级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后,这里却成为时尚又亲切、神秘又让人向往的地方。“最大限度保留遗址的前提下时尚升级”的改造方案获得了各界认可,众多企业对“升级版京棉二厂”趋之若鹜,125个入驻名额引来了500多家企业竞争!成功“抢”到两栋办公楼的著名主持人李静提到这事儿依然显得很兴奋:“我跟张纪中、黄晓明一起来看的场地。后来又有很多明星朋友追着我问能不能走后门拿到一个入驻名额,我是真心遗憾地告诉他们,真没有了!”

    不搞地产搞创意

    其实,老京棉二厂也险些像它隔壁“兄弟”一厂、三厂那样变成普通地产项目。从改造前的旧厂区照片可以看到,京棉二厂除了北侧是朝阳路外,东南西三面都被崛地而起的高楼包围。京棉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蔺贵良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纺织业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京棉集团欠了10亿元债务,各方面成本不断攀升。集团只能用土地置换来缓解困难。”当原来的老厂区只剩下二厂时,虽然“继续卖地”事宜已经提上议程,但老京棉人开始舍不得了:“城市和企业都应该留下历史和文化。二厂如果拆了,以后再谈到北京工业史上著名的‘一黑一白’(即西首钢、东纺织城)历史时,纺织业就只剩下书面资料了。”蔺贵良表示,随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普及、政策的加强,京棉集团决定保留京棉二厂遗址,改建为文化产业园。

    在与北京国资公司旗下国通公司实现合作后,双方注资成立的“国棉文化创意发展公司”请来了日本著名设计师隈研吾。“商务区意味着现代,所以在很多国家的CBD区你很难看见历史的东西,但这里不同。”隈研吾在做整体设计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遗址,并用结构分割、天然采光、立体绿化等方式把京棉二厂变成了“庭院式工作园区”。

    当穿过面对朝阳路、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由前苏联援建的主办公楼后,你的视觉马上被一大片白绿占据。白色的是由工厂遗址“升级”而来的办公区,绿色的则是遍布各处的花草树木。说这里是个像798似的旅游景点也不为过,在这儿谁还想着工作啊?不过这种“担心”反而正是文化创意企业看中的东西。

    要的就是工作“散漫”

    “这里要是和写字楼的环境一样,我们就不抢着来了。”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张根言语中带着骄傲向记者介绍他们刚入驻两个月的工作室。“这里只有50%的空间是办公区,剩下的都是公共活动区。我们有自己的健身房、餐厅、游艺间、咖啡厅、多功能语音室、图书室。其中咖啡厅、多功能厅也对园区内的其他邻居开放。周末我们会请大家看电影。上周就在这儿,我们把桌子拼在一起,支了10个锅,请其他邻居公司吃了顿‘自制海底捞’!”张根表示做建筑设计的都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公司“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企业文化在莱锦创意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进驻两个月来,员工们的状态都很好,中午大家可以在园区里散散步、打打球,不论你在咖啡厅还是健身房,都计算在工作时间之内。我们这儿没有‘星期一恐惧症’,也没人抱怨加班儿,大家每天都很开心。后来我们统计发现这两个月来工作室的效益也在明显地往上走。做设计的最怕被惯有思维限制住,我们这的年轻人显然不会这样。”

    新“职工”一样爱厂如爱家

    前两天“神八”成功返回。由“上天”水晶石制作的艺术品“中华宇宙观”正是诞生自莱锦创意园内的“王开方工作室”。艺术家王开方刚搬进莱锦创意园两个月左右。“‘神八’上天前相关负责部门说让我挑一件过去的作品,但我说我可以很快做出一个新的。于是只用了两天,我就完成了‘中华宇宙观’的全部设计。”王开方说他的创作灵感不断涌现,特别是搬到新工作室后,还义务“送”出了很多设计:“我是北京人,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来过京棉二厂。当时站在大门外看着里边那么多工人,那种轰轰烈烈的震撼感至今记忆犹新。多年后能有幸进驻到这样有历史感的建筑里,让我感到我是在续写某种传奇。我觉得京棉二厂不是简单的文物遗址,它是有生命的,而我们所有进驻这里的人都是在传承生命。所以我在这里进行创作时,总会觉得有种温暖的感觉。”真心希望为老京棉二厂做些什么的王开方,在隈研吾提炼的“棉纺厂锯齿形房顶”元素的基础上,把联通各工作室的南北向道路设计成了锯齿形前进的“绿色栈道”,让绿色离所有园区员工更近一步。而在自己的工作室,王开方干脆把绿草种进了室内,天气暖和时,员工们都光着脚踩着草地干工作。“窗外是绿色,脚下是绿色,内外交融,人的内心也会和自然有更多交流。这样设计出的东西才会打动更多人。”据悉,圈内人把王开方在莱锦创意园的这个空间称为“国内最美的艺术设计工作室”。

    此外,王开方还为园区设计了“朱砂掌”的艺术雕塑放在园区大门口。在设计思路中他写道:“它充满力量,向上的力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力量!它是一道门,是打开希望面向未来的门,是胜利者的凯旋之门!”

    老职工看着回忆享新福

    莱锦创意园吸引的公司还有很多。比如主持人李静就分别为自己公司旗下的乐蜂网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购置了一栋独栋式工作室。而且她也开始跟园区内其他公司积极互动,比如请王开方为她设计了公司装饰形象。因为准备进入服装行业,李静还跟“房东”京棉集团有了合作。“我们已经细谈到了具体的面料提供内容。结合我们擅长的网络模式,这将是创意产业和传统纺织产业合作的一条新路。”

    据莱锦创意产业园统计,在今年9月18日举行开园仪式以来,不到半个月,园区就实现了100%的出租率。公司涉及新媒体、广告、动漫、设计类等100多家创意企业,聚集了近万名创意人才。其中5家公司已上市,另有几家拟在两三年内上市。所有企业年产值的总和将超过100亿元,年税收贡献10到12亿元。整个园区今年预计实现运营收入6200万元,2012年预计实现运营收入1亿元以上。在这种背景下,原京棉二厂退休职工的各种工资、福利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所以莱锦创意园也得到了老职工的认可。曾获北京市劳模称号的退休职工刘景秀还特别提到了莱锦创意园的“保护性开发”:“你看老厂房那一块块大玻璃都还在,这都是当年我参加义务劳动时擦过的。”刘景秀在老京棉二厂工作了小30年,她的父母也都是棉纺厂的老职工。莱锦创意园等于给至少三代人留下了“活记忆”。虽然莱锦作为办公场地不对外开放,但如果市民想要参观,可以联系当地街道办事处集体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