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中,自有成功的真谛

 有一位永秀法师、他醉心吹笛。不管白天黑夜,他只知吹笛子,虽然极其贫困,但他从不向人乞求帮助。

 

  他有一个很富有的朋友叫赖清。赖清知道他的穷困后,就派人传话说:“为什么不对我说呢?遭到如此困境,我会帮助你的。”

 

  永秀听了,回复传话的人说:“这真叫人感到惶恐,有件事我一直想开口,因生活困顿,心里有忌惮,没敢冒昧地提出来。既然赖清这样说,我马上就找他当面禀告。”

 

  赖清听了回报后心想:他到底会开口恳请什么事呢?如果提出让人难堪的要求,就讨厌了。

 

  日落时分,永秀来了。

 

  赖清请他进来,坐定后问道:“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前些日里有些事想请求你帮忙,都忍着没敢开口;先前听到您的话,才斗胆前来。”赖清听到这儿,心想:这下你总该挑明真相了吧。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永秀竞说:“你在筑紫有大片领地,我能不能向你请求要一枝长在筑紫的汉竹,我好用它做一支笛子?我是多么渴望得到这种笛子啊!因为家境贫寒,就只能在心里日日企盼。”

 

  “这太简单了,我马上派人砍来给你就是了,你就不想再求点别的什么了?每个月的生活很艰难吧?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说呀。”

 

  永秀说道:“太感谢了,但这类事不敢烦劳您。朝夕食物,我自会解决。”

 

  就这样,永秀的技艺日益精湛,成为一代吹笛名手。

 

  人生之中,有各色繁华、诱惑,有人汲汲求取,为之终日奔波;有人却顺其自然,静守自己的心灵家园。

 

  我们的心境,常常会反复振荡于浮躁、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想必是因为当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时,被灌输了狭隘的价值观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导向。

 

  古今中外,真正的大师、智者,都是那些以平常心之缰绳牢牢地驾驭名利心、得失心这匹烈马的人。正所谓“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励志感言:

  保持人性中的纯真,对于物欲的要求降到最低,才能保持思想的自由与独立。永秀结交了富有的朋友,却在金钱上不曹贪求索取,始终保有一颖高洁傲岸的心,除吹苗技艺外别无所求,因此成为一代吹笛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