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61年来最强暴雨 已致10人死亡

 本报讯(记者 白冰 实习生 胡占莉)北京遭遇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暴雨,昨夜今晨狂浇京城。截至今晨6点,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15毫米。记者从市防汛指挥部获悉,截至目前,暴雨已致全市死亡10人。

  截至今天6时,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北部累计雨量100~250毫米,北京南部、天津中部局地、河北廊坊和唐山局地260~460毫米。

  据气象台统计,从昨天10时至今天6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1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河北镇,达460毫米(水文站),突破历史记录(1951年以来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雨量为朝阳418.4毫米),城区最大降雨出现在石景山模式口,为328毫米。

  “21日的降雨应该是暴雨到大暴雨量级。”气象专家表示,全市90%的监测站降水量都超过100毫米,其中降水量在200至300毫米的比比皆是,属于特大暴雨。

  市专业气象台一名工作了30年的气象专家称自己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雨,并用“十分罕见”、“闻所未闻”形容此次降雨。

  为啥这么大?

  京城上空成冷暖空气交汇点

  昨天的降水很“难得”地如约而至。不少网友感叹这场雨预报得可真准。为什么此前说强对流天气的时间和强度不好预报,而这次就预报得如此准确?

  从目前短期气候预测角度或者说是提前两周以上进行预报的角度看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极端气候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从概率上看,它发生的概率在5%以下,就是说很少出现,其自身的可预报性非常低。

  但是气象专家上午告诉记者,这场大暴雨太大了。和此前突然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不同,由于它降水范围广、尺度大,因此更容易把握。据了解,市气象台早在7月19日就已经预测到此次降水过程并对外发布此次暴雨的预报。

  昨天的降雨呈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特点,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这场雨为啥这么大,主要是因为西南暖湿气流和北部冷空气正好在北京上空结合。

  北京三面环山,西部为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燕山山脉,地形的作用易在山前地带出现降水中心,而此次降水中心(雨量最大)正好是北京西南部的山前地带。

  昨晚,市排水集团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屏幕前分析降水形势,并作出部署

  摄/记者 白冰

  作者:白冰 胡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