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解压最流行方式:看一场有治愈功效的话剧
3月6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去年,《失恋33天》让许多观众初识“治愈系”电影的真面目,今年,同样具有“治愈”心理创伤功能的话剧悄然走俏申城,看一本治愈系的书尤其是看一场有治愈功效的话剧成了白领解压的“最流行”方式。
朱德庸的四格漫画《大家都有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都市人的各种怪诞职业病,而今,田沁鑫则突发奇想将其作为脚本改编创作成癫狂喜剧搬上舞台。本月下旬,该剧将在上海艺海剧院问诊“都市病患”,每一位观众都可勇敢地“挂号”。
问诊白领亚健康状态
谈到执导该剧的契机,田沁鑫坦言,与朱德庸气场很和,“朱先生当时对我讲,不管都市多么拥挤,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现在有很多人被都市挤压着,物欲拜金主义让我们生病了,有些心理病症是隐形的。”
虽然剧名为《大家都有病》,但田导并不认为所有人都有病,做这部戏的真正目的是想多了解社会,多了解人,探究什么是“都市”,什么是“都市中的人群”。而为了应景《大家都有病》的主题,导演将每一个来剧院看戏的人都定位成了有心理问题需要医治的患者,将所有的演出票价形象地改成了挂号费的形式,共分为四档:“专家号”“主任医师号”“主治医师号”“医师号”,贴合演出主题并且很有新意。
活在舞台上的漫画人物
对于即将到来的上海演出,田导表示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对戏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而主要的修改针对演员于“癫狂”和“文雅”两端之间的摸索。导演和演员会自己从漫画中揣度出来一些夸张的动作奇怪的声调和表情。
此番将漫画作品改编成舞台剧,田沁鑫坦言最具挑战的是:“如何让平面的漫画人物成为立体的舞台形象,还保留原有语言风格。”田沁鑫还善意提醒观众,不要因为看过漫画而先入为主,不能以简单舞台呈现的想法来看这部舞台剧,不然会与期望相违背,因为这不是一出“舞台上的漫画”,而是人物带有漫画气质的舞台剧。
编辑:Lan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