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银行300亿授信 亦庄产业金融助跑实体经济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推动产业金融创新再次进行了积极尝试。8月1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分别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未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将整合自身战略性资源,为新区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金融服务,授予开发区3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信用支持,以用于支持开发区经济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开发区管委会与国泰君安将在股权投资、债券投资、企业上市等6个领域深化合作。
记者了解到,这批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区内的优势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包括一批高科技产业的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产能助推等方面。
产业金融不是新概念,而是回归本源,是遵循虚拟经济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客观规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开发区把产业金融发展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做了大量探索性的金融工作,包括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支持企业上市,帮助企业直面资本市场;运作北京创造壹基金和中关村股权投资基金,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主导实施一批国际国内并购项目;积极探索通过基金和信托融资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加速推进开发区扩区进程;通过探索BOT、BT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深化银政企对接合作,建成全国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利用示范区等。
数据显示,北京亦庄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742.4亿元,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北京市的比例分别达到50%、48%、22%和17%。
而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与之相匹配的融资需求。据初步测算,亦庄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将在未来三年形成5000亿元以上的投资需求。
今后一个时期,北京亦庄将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强化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融资规模,支持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打造多功能、全流程、一体化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柏旭透露,这300亿元授信资金,将能够为新区撬动3倍到10倍的投资,初步预期,开发区在五年内会推动100家上市企业。
根据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按照建设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围绕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结合开发区与大兴区融合发展的总体布局,着眼于环渤海经济圈,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科技资源,分层次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全力推进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建设。
在产业发展方面,开发区将巩固提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及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支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文化创意三大先导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都市产业三大支撑产业,形成“四三三”的产业格局。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