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写字楼上演“肉搏战” 投资客偏爱低风险
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显示,从近三年中国部分城市商办土地供应来看,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过程中,一线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商业地产重开发时代将终结,而未来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的重点将是运营管理。同时,从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2年成都和沈阳近三年推出商办用地建筑面积是上海商办土地供应的近5倍之多。因此,二三线城市这些商办土地如果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开发,这些城市将进入商业地产的井喷期。
2003年~2004年,合肥写字楼市场化起步,这时候涌现的楼盘有财富广场一期、仁和大厦、天徽大厦等。个别开发商进入市场化写字楼开发,产品以中低端为主。2005年至今,写字楼市场化发展期,其间标志性楼盘有财富广场二期、CBD中央广场、徽商国际大厦、香港广场、中环国际广场、新都会·环球广场、圣大国际广场、置地广场、蔚蓝商务港等。这段时期合肥写字楼开发被市场看好,供应量放大,市场快速发展。
随着近几年商业地块的频频出让,高端综合体的不断崛起,合肥商业地产包括写字楼也从“供不应求”逐渐向反方向逆转,不管是纯写字楼还是综合体中写字楼部分,供应量都有大幅增加。就政务区而言,2012年7月份,万达广场的开业掀起一场商圈热潮。目前,新地mall、华邦ICC也高调亮相,高端商业逐步饱和。但近日又曝出政务还会再添3综合体,商业将继续扩围。同时,今年合肥坝上街环球中心、绿地中心两大体量高端综合体的面市,也为合肥商业地产市场增加了两个强劲战将。同时,万科、保利、华润等大牌房企的加入,也让合肥写字楼市场竞争逐渐步入品牌化阶段。如果说几年前的合肥写字楼市场竞争可以用“势均力敌、短兵相接”来形容的话,那么,在未来合肥写字楼竞争可以说将会是“群雄混战、贴身肉搏”了。
由于推盘量大,供过于求,尤其是在本轮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过快的发展或将为合肥写字楼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在合肥高品质写字楼最为集中的政务区环天鹅湖办公圈,及其周边辐射之下黄潜望板块,仅在2012年内写字楼供应量达300万方,该区域写字楼总体规模高达500万方!而在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陆家嘴金融区,其写字楼体量也才800万方。以合肥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需求将很难被完全租用,必将带来写字楼空置率急剧攀升的隐患,因此引发业内高呼 “合肥写字楼空置时代即将来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管市场竞争如何惨烈,营销终将继续。在购房者可以选择的对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千挑万选,反复对比,也就是说消费者会越来越理性,而考虑最多的就是投资风险问题。